2月15日晚,路葵老师带领大家在线上开展微党课,分别以《“永不修复的弹孔”激荡红色记忆——走进上海邮政大楼》和《探寻力量之源——走进中共四大纪念馆》为题介绍上海邮政大楼、中共四大纪念馆的红色历史及背后感人的红色故事,为实地参观学习打好理论基础。




实地参观中共四大纪念馆
本次行走党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一堂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实践温度的红色党课。党的历史波澜壮阔,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大家通过对力量之源的探寻,纷纷表示要将党史学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增强自身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共筑中华民族之脊梁,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吕冰薇(生态学专业21级硕士研究生):
通过在出发前路老师对相关知识的介绍,以及参观时结合老师讲解的内容看到的更多的细节,让我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参观上海邮政博物馆时,我首先被建筑本身吸引了,折中主义的风格融合了很多元素,透过建筑仿佛可以看到历史。进入博物馆一步步向前,了解了邮政从古至今的历史,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抗战时期上海邮局党组织用来进行秘密通信的1741号邮箱,这现在看来小小的并不起眼的黑色方格承载着历史的重量。邮政的发展也历尽了艰辛,从人工到自动,从中国到全球,当我看到关于“雪龙号邮政支局”的介绍时,内心涌起一阵感动。1999年“雪龙号”的远航开辟了中国邮政的第一条北极邮路,是无数代人的艰苦努力才铸就了如今的成就,往来于南北两极之间的“雪龙号邮政支局”彰显着中国邮政的强大和我们祖国的繁荣。来到中共四大纪念馆后,佯装成英语补习课堂的会议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在当时的环境里共产党人的艰辛和不易。深入展厅,我细细阅读了各位先辈们的简介,深深感动于这些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是他们的奉献与牺牲,我们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中共四大首创性地提出了多个理论,对我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会之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得到迅猛发展,使我国革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期。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在前进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在和平繁荣的新时代里努力学习,武装自己,继承先辈们的精神,为祖国的发展和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尤(生态学专业21级硕士研究生):
行走党课给我的体验是立体的、可感的。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使我掌握了有关中共四大相关知识,以及国旗国歌的基本常识,也使我对党史和我党杰出人物有了进一步认识,更加坚定了我的初心使命;同时,也了解了我国邮政事业发展的总体脉络,感受了上海人文风貌。希望以后自己在平时也能够多了解一些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刘定琴(生态学专业21级硕士研究生):
参观上海邮政大楼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华丽的建筑,有着标志性的雕像和毛主席与江泽民同志的题字“上海邮政博物馆”,看到这里脑海里闪过的是“永不修复的弹孔”和“1714号信箱”的故事。怀着敬仰的心情踏进这里,我看到了许多小小的邮票,这些“小东西”却承载了无数的历史记忆与时代变迁,它们书写了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脉络。在这里还会看到一些古早的信箱和制作工具,展区内还有朱学范先生的雕像以及一些文人墨客的字迹。由于是工作日,有一些地方没能参观,下次还要再去一次。来到中共四大纪念馆后,进入馆内便会看到五个铜像,他们代表了五个身份,称为工农联盟大型雕塑,寓意工人、农民、军人、学生和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进。进入馆内,可以看到有关四大的人物的介绍,包括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谭平山、周恩来等,他们的优秀精神将会一直永传。中共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在这里,可以更加深刻理解这一点的重要性。最后,在国旗陈列馆,我了解了五星红旗的设计全过程,以及曾联松老先生与国旗的故事,馆内还陈列着各种模型,沉浸式的体验了中国梦的一步步实现。
朱旭阳(生态学专业21级硕士研究生):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科技时代,写信貌似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信件和邮票的收藏价值和仪式感一直都在,特别是看到博物馆中陈列的写往各国朋友和各国朋友寄来的信件,以及不同国家各个时期的代表性邮票,让我更加觉得写一封信、贴一张邮票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上海邮政博物馆中还向我们展现了早期中共党组织的伟大、解放上海的不易和普通邮递工人的艰辛。我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美好生活,向我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贾艺(资源与环境专业22级硕士研究生):
2月16日,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参观了上海邮政博物馆和中共四大纪念馆。首先参观的是上海邮政博物馆。该博物馆曾经被评为上海20世纪二十年代十大名建筑,除了气派的外观,我最期待的就是一睹网上所说的“蛋糕顶”的芳容。一进博物馆,抬头望去,石膏吊顶上淡粉的小花,浅绿色的叶子,环绕在顶灯周围,果真像小时候蛋糕周围的小花边,清新脱俗。低头观察,地面上铺的马赛克砖小巧精致。一片片小瓷砖整整齐齐排,近一百年过去了,当时匠人们铺的瓷砖依旧平平整整,美观大方。在不那么发达的技术之下,能做出如此精美的地面砖,匠人们一丝不苟的精神可见一斑。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邮局从古至今的演变。从史料和展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书写材料的演变,邮件运输方式的变化,也看到了中国邮政行业的发展。从中,我们还能窥见人民的工作,生活图景,令人不禁联想起木心先生《从前慢》中:“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浪漫生活。接着,我们又参观了中共四大纪念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纪念馆里重现秘密召开四大的场景。20位中共党员伪装成在上英语补习班,商议党当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谁能想到在这样一间狭小的屋子里,通过了11个决议案,放弃了完全服从国民党领导的道路,确定了在国民党有限领导下寻求自身发展的革命道路,推动了中国大革命的高潮。政治局势变化,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方针策略。听着老师给我们讲解一件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干瘪的历史又鲜活宏伟了起来,原来书本上浅浅带过的几行字背后,有这么多血与泪,我也为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不易,于我而言学海无涯,路还漫长。最后,我们参观了上海国旗展示馆,学习了国旗,国徽,国歌的形成历史。
参加今天的党日活动,我为革命先烈们钢铁般的意志所折服,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局限性。世界之大,历史之浩瀚。我们应多读书,以史为镜,以人为镜,而不是在短视频里浪费时间,消磨意志。
赵悠朵(环境科学专业22级硕士研究生):
这次活动的第一站是上海邮政大楼,刚到达上海邮政大楼门口时,我就被它精美的建筑风格所吸收。通过老师们讲解才明白外墙的柱子就十分有意思:爱奥尼亚柱式的柱头涡形装饰在中国逐渐演变成类似回型纹的样式,上海邮政大楼正能观察到这样的柱子。大楼本身的建筑风格也是吸收各种建筑风格又和谐一体的折衷主义。这与求同存异、包容并蓄的中国文化十分契合。大楼内部展厅多种多样的邮票、各个国家的邮筒展示了当时的邮寄生活,仿佛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第二站则是中共四大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的参观则让我了解和理解了四大在历史上的重要性。首先是了解四大的参会人员,四大的重要意义,让我认识许多革命先辈,有的革命者甚至连生卒年都不详,令人十分感慨。随后的国旗教育展厅展示了江姐得知五星红旗的消息后,在监狱中自己绣出的五星红旗,让人为之感慨:这是何等坚定的信仰,同时也让我学习到五星的具体含义,意识到国旗重要性,以及国旗的象征意义。
如今我们安稳和谐的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们付出了很多,甚至牺牲自己生命的结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还要更加努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价值,让未来越来越好。